Search

【整整 8 年,Robert Pattinson 如何從「花瓶」練到天下無敵?】

  • Share this:

【整整 8 年,Robert Pattinson 如何從「花瓶」練到天下無敵?】

由於《#天能》這部片子, Robert Pattinson 的名字再度出現在眾人視野,多數民眾對他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暮光之城》系列那個臭臉的吸血鬼「愛德華」吧?

但實際上,經過數年演藝生涯的打磨, Robert Pattinson 早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實力派演員,甚至演了幾部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但其實滿好看的文藝片。

若為 Robert Pattinson 的星路下一個簡單註解,筆者會說:這是一個不甘於幸運,勇敢跨出舒適圈,終於在一部部的作品中,默默超越自己的故事。

---

Robert Pattinson 在2005年被找去演《哈利波特》的「校草」西追迪哥里一角,之後憑《暮光之城》爆紅,兩部片的角色設定都是「帥哥」類型,讓他頓時成為時下少女們的夢中情人。

突如其來的成功,竟是 Robert Pattinson 最迷惘、最不開心的階段:「我的生活好像萎縮,很多想做的事情被侷限。」

他坦承《暮光之城》系列電影簡直奪走了身為演員的「尊嚴」,吐槽角色設定不合邏輯:「我不懂一個109歲的吸血鬼為什麼要去找一個18歲的人類女孩相愛、硬要陪著她上學。」

Robert Pattinson 並非排斥主流電影,只是他認為自己還年輕、欠磨練,若一開始就被打造成「偶像」,哪怕再怎麼成功,之後找上的作品必然也跟「偶像」有關,這無疑是讓他少了測試極限的機會。

他主動提出想接演獨立電影,「有的作品不見得會為你帶來世俗定義的成功,可是會幫你開啟視野、為你敞開新世界的大門」

---

2008年《達利和他的情人》, Robert Pattinson 飾演知名畫家達利,裡頭有大尺度的男男性愛,為了拍好畫面,他直接現場打手槍。

2011年《大象的眼淚》, Robert Pattinson 在身上塗滿薄荷油、嘴吃薄荷糖,有耐心地和大象培養感情,據導演所述:「大象見到他都超開心,是全劇組裡面最愛的人。」

看 Robert Pattinson 的「演員自我修煉」課程,不得不說,挺磨人的。

起初,筆者覺得他是一個很用功的演員、盡全力想融入角色,但免不了「用力過猛」。

一如年輕時的李奧納多,都是奮力想甩掉「帥哥」框架的男明星,難免淪於心急,讓人看了不太忍心。

這樣的情況,到2013年的《夢遊大都會》開始轉變, Robert Pattinson 和知名導演David Cronenberg 、金獎女星 Juliette Binoche 合作。

興許是前輩們調教, Robert Pattinson 好似突然吃下仙丹,在片中展現游刃有餘的演出,和 Juliette Binoche 飆對手戲,非但沒被影后吃掉,氣場更是絲毫不輸對方。

緊接著, Robert Pattinson 陸續拍攝《寂寞星圖》、《失速夜狂奔》、《燈塔》等作品,儘管是小眾電影,但演技已經被業界肯定。

尤其在《燈塔》這部片, Robert Pattinson 飾演一個性情乖戾的燈塔守衛,為了幫助更加進入角色,他再次展現拚命三郎的個性,直接在片場轉圈轉到頭暈、跑去喝泥坑的泥水,「我不曉得什麼是『演戲』,我只能讓它真實發生。」

從用力想「進入」角色,到直接「成為」角色, Robert Pattinson 花了整整8年時間。

---

期間, Robert Pattinson 也會自我懷疑,他曾將近一年都沒有工作,打電話給經紀人後發現,原來業界都認為自己沒有「商業價值」。

Robert Pattinson 不解地問經紀人:「我之前演的電影不是評價都滿好的嗎?」

經紀人回答:「因為你根本不是在A咖的名單裡。」

這個答案讓 Robert Pattinson 有些喪氣,他知道哪怕演技備受肯定,但小眾片畢竟不賣座,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間,被業界歸類成一個「不商業」、「不能扛票房」的演員。

Robert Pattinson 苦笑:「無論我有多愛我拍的那些電影,這很可怕,我不知道這業界有多少人願意在你沒有任何商業收益的情況下還支持你。」

顯然地, Robert Pattinson 想錯了。

---

正因過去這些文藝作品的累積,諾蘭帶著《天能》劇本送上門,直接點名要他演。之後,諾蘭向媒體透露:「我是看了《失速夜狂奔》和《失落之城》喜歡上 Robert Pattinson ,我認為他正處在最適合演《天能》的時機點。」

不僅如此, Robert Pattinson 更接到了DC《蝙蝠俠》的劇本,即將成為新一代的蝙蝠俠,重返主流市場發光發熱的日子,想必也是指日可待。(雖然《天能》這部片顯然已經讓他回歸商業了)

---

「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這是老子《道德經》裡的某句話,字面上意思是,如果儲存太豐富,必然會招到嚴重損失,因此要適時知道滿足,就不會讓自己面臨羞辱。

與其說老子這段話,是希望我們要懂得凡事抓取平衡,筆者反倒認為,這句話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面對「成功」的態度。

許多時候,人們在春風得意時,就真的會以為自己超級了不起,倒是成為了希臘神話裡頭的伊卡洛斯,被喜悅沖昏頭、硬要飛向太陽,結果翅膀融化,最終跌落海底淹死。

有的成功,它是實力的累積;但有的成功,它其實是陷阱。

Robert Pattinson 看得很透徹,他的實力還不夠,《暮光之城》的萬人追捧,對他而言並不扎實,如他自己所講,這是一個「沒有尊嚴」的成就。

他捨棄皇冠,砍掉重練,跑去獨立電影鑽研基本功,他不想要自己的成功只是幸運,他想要的是一種踏實。

恭喜,他做到了。

https://www.adaymag.com/2020/09/04/the-reinvention-of-robert-pattinson.html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名人採訪編輯,熱愛寫人寫物的筆耕者。 工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